English

魏家坡

2009-02-07 18:15:00 来源:博览群书 钱振文 我有话说

编者按:眼下,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阶段“田野调查”正在进行,许多被时光湮没的文化遗迹正在被普查队员们的辛勤劳作重新展示出来。所有的文物都是我们的先民刻写在大地上的“作品”,传达着他们的智慧和梦想。同时,文物普查队员也正用他们的双脚在祖国大地上谱写着

、创作着同样精彩的“作品”。为了把这些精彩的“作品”记载下来、传播开去,北京鲁迅博物馆牵头组织了对祖国文化遗产情有独钟的作家们奔赴文物普查的第一现场,记载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行动。本刊将陆续刊发他们的作品。

2008年10月29日上午,河南省文物局资源处副处长王瑞琴和洛阳市文物局的同志陪我们去看一个民居文物点。注重对日渐稀少的过去并不太重视的乡土建筑的调查,是这次文物普查的侧重点之一。在河南这个历史悠久、皇朝文化异常丰富的省份,人们关注文物的目光能够注意到民间的历史痕迹,也算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我们要去的这个地方在洛阳市北郊,属于孟津县朝阳镇,离洛阳也就10多公里的样子,不多一会儿就到了。在北京,这个时节已经颇有些凉意,但在中原腹地,每天都是暖洋洋的。我们去的那天天气很好,村头儿一处破败得只剩下高大门楼的老宅在太阳的照耀下显得分外夺目。在街口的一边儿立着一块石碑,看了上面的文字,才知道这里叫做“魏家坡”。

从街口往里走,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南北两面都是相当古旧的老房子。和我以前在太行山等地看见的石头民居不同,这些房子的主要建筑材料是用泥土做成的土坯和用泥土烧制的青砖,也就是说,房子的大墙是用一尺左右的土坯垛起来的,而墙角和门洞则用青砖砌起。为了阻挡风雨,土坯墙外面就要抹上一层白灰。由于建筑时间太长,很多房子外墙的白灰墙皮成片地脱落了,里面黄色的土坯就赫然暴露在明亮的太阳下,给人感觉这些房子并没有多么华美,甚至是相当破败。当然,一处建筑物能够存在数百年不倒,不管是用什么材料构筑的,一定有它地道和精细的地方。这条街道两边的房子,虽然给人破败的感觉,但只要注意门楼等关键部位大量精美的砖雕和木雕,往日的华丽还是可以轻易想象出来。

老街的房子大多数人去楼空、房门紧锁,只有很少的老人还在这儿住着。这和各地农村“空心村”的情况是一样的。农民们原来很大的家族拥挤在有限的老院子里,有钱了的后代小家庭就只能搬到村边子上另盖新居。看见一大群陌生人走来走去,一条和黄土一样颜色的老狗在一个门洞里惊恐地跑进跑出。走不多远,看见一家锁着的大门顶上用毛笔写着“明清古宅,伍元观,电话67872737”。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明清老宅在当地已经有了相当的知名度,成为城里人参观的对象郊游的目标。再往前,一座房子的山墙上是一条用方块字写的很是令人诧异的标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我问一个在街边择菜的妇女:“这标语是什么时候贴的?”她说:“拍电影的人贴的。”

这时候,有人把村里的干部找来了。他们领我们到一处开着门的老房子。村干部介绍说,这里是村里卫姓家族的祠堂。在院子里,我们看见了一字排开的几块墓碑。其中一块,村干部说是这个家族老祖宗的墓碑,上前细看,墓碑立于清乾隆四十八年,碑文是:“高祖卫公天禄字荣?之墓。”村干部介绍说:“卫姓家族是明末清初时从山西济源迁到这里的,从清代乾隆年间开始,卫姓家族逐渐兴盛,先后出过4名诰命夫人、26名七品以上官员。现在,村里百分之八十的人姓卫。”我还记着那个择菜妇女说的拍电影的事,就问村干部:“在这儿拍过什么电影?”村干部说:“电影叫《铁蛋》。”这让我一下子想起了过去在河北白洋淀拍的老电影《小兵张嘎》。《铁蛋》的故事没人介绍,但也能想象出来,一定是一个像张嘎一样聪明、机灵的孩子智斗日本鬼子的故事。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连环画,这种儿童智斗或者说戏弄日本鬼子的故事是很多的,光是题目中带有“智斗”二字的就很是不少。我只是感叹电影导演的叙事策略,一是把故事的主角设定为儿童,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战争就转化成为天然无伪、纯洁可爱的儿童与利欲熏心、阴险邪恶的成年人的战争;二是把故事的外景地设置在或像白洋淀那样风光优美的水乡,或像魏家坡这样精美讲究的老宅,于是,日本人对中国土地的践踏就显得尤其可恶。我还能想象出来,现在的魏家坡老宅,精美的雕饰、颓败的残墙,拍电影时如果再加上几声刺耳的枪声和几团燃烧的火把,一幅“国破山河在”的图景就出来了,的确富有表现力,能够真切地说明日本鬼子对人类文明的仇视。但是,电影终归是电影,魏家坡村墙上和日本人相关的标语毕竟是一个多月前才贴上去的。我不清楚魏家坡老宅在抗日战争年代经历了怎样的洗礼,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并没有从表面上看到那个年代镌刻在这些老宅上的历史记忆,而处处可见的倒是更近的当代确切说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历史痕迹。就在村干部带领我们去的那个祠堂的堂屋,我们惊讶地发现,四周墙上贴的还是从60年代到80年代不同时期的老报纸和用繁体字书写的“毛主席万岁”。村干部解释说:“这里过去是村里的学校,后来停课闹革命,就改成了村里政治学习和批判的地方。”

从祠堂出来往前走,房子外墙上琳琅满目的“文革”壁画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图画内容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毛主席头像和葵花、太阳、红灯笼等颇富寓意的形象,图画之外更多的是那个年代的标语口号,如“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如“大讲忠于的事迹,大颂忠于的威力,大传忠于的经验,大树忠于的榜样”等等。在一座相当大的宅子门口挂着一个说明牌,上写:“八号院,建造于清道光年间……此院原主人卫万户任千总,修职郎、三州同,属五品官,该院保持完好,嵌间雕牡丹图,柱侧雕龙六条……”因为这座宅子大,临街的外墙长,上面的“文革”壁画就更多,又因为这座宅子保持得好,所以墙上的壁画也保持得更好。紧挨着这块满是清代专有名字的说明牌,门楼边上就是一条标语“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在这条标语下是一条内容更具体、书写也更不正规的话“赵相九罪责难逃”。问村干部赵相九是何许人,村干部说是当年县里的干部。在墙壁上描画各种应时的图案、刷写各种标语口号是进行大众宣传的好方法。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田间等人在延安就发起过著名的“街头诗歌”运动,把通俗易懂的政治鼓动诗抄写在村庄的墙壁、门楼上,用来宣传鼓动群众的抗战斗志。现在农村临大街的长墙上也有内容丰富的漫画和标语,内容大多是宣传普法和计划生育等等。即使是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在奥运会开幕前,在许多地方的墙壁上,也刷写了各种和奥运会相关的图案或标语,如奥运吉祥物、奥运火炬上的祥云图案等。壁画和标语口号是表现一个时代政治文化的典型符号,在制作这些符号的年代,这些符号起着指导大众思想和主导大众情绪的重要作用,而有幸能够遗留下来的过去年代的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墙头壁画,作为历史遗留物,则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山区凸凹不平的石头房子外墙相比,魏家坡这种用土坯建造的房子的墙壁则很平整,非常容易和适合在上面制作各种精细的壁画。又由于这些老宅的斜坡屋顶出檐很长,能够为这些壁画遮风挡雨,才使得这些壁画在露天的环境下在四十几年之后还得以保留。这处文物点的名称叫做“魏家坡明清古宅”,但是房子其实也是一种媒介,就像一张白纸,在上面能够涂抹和记载各种不同的信息。一座老房子,它向人们表达的不仅仅是它原初的内涵,也还包括此后不同时代的人们向它注入的内容。我们可以想象,这些穿越了三四百年时光、见证过无数历史风云的老房子,一定还收藏着其它年代的历史痕迹。可以看出,三四十年前的那场政治运动对中原大地的雕凿就格外深刻。

慢慢走完这条不长但像历史隧道一样的老街,就到了村子的外头。原以为魏家坡的民居就算看完了,有人说:“那边还有东西!”大家拐了个弯一看,是黄土高原最为有名的民居建筑地坑院,原来只在照片上看到过的东西,如今就在眼前。地坑院是窑洞中的一种,在平地上先垂直挖个大坑,再在大坑的四壁横向挖洞。从地理上说,魏家坡位于黄土高原的东端,西北不远就是以地坑院著名的山西平陆、运城,所以有和这些地方一样的地坑院建筑是很自然的事情。地坑院最充分地表现了先民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人居方式。这种建筑自然有其优点,在北风肆虐的漫长冬季,这种蜗居在土层深处的居住方式让人自然想起了在雪洞中过冬的北极熊,避寒、避风大概是其最大的优势。尽管如此,我猜想,相对刚才看见的明清古宅的主人而言,居住在窑洞里的人们大概是贫穷的平民。因为,尽管也算别致精巧,但建设这种地坑院窑洞所需要的几乎主要是劳力,而即使是再简陋的地上建筑也需要付出比窑洞多得多的成本。从位置上讲,老宅子位于地势高敞、向阳的高坡,而这些地坑院则位于村子边缘地势低洼的地方。就像城市有富人区和贫民窟,不同的阶层等级也会反映在农村的居住方式上。我们看到的地坑院只是一处,但实际上稍微注意,就会发现附近地方还有不少已经废弃的窑洞。

从有地坑院的地方往回返,走的是另一条街道,又看到一些和在明清老街看到的类似老建筑,没有来得及细看,匆匆走过去了。文物局的同志们在停车的地方招呼我们赶紧上车,说是要到离这儿不远的横水乡,孟津县文物局的普查队员们正在那里进行田野考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